產品概述
品牌 | 其他品牌 | 加工定制 | 是 |
---|---|---|---|
類型 | 撬裝式 |
農田污染土壤修復可能導致直接或間接的社會經濟環境影響,比如環境二次污染、食品安全、農作物產量等。在推動農田污染土壤綠色可持續修復的過程中,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統籌這些影響因素,使修復獲得的環境、社會、經濟效益大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和農業活動帶來了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了巨大風險。根據環保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在實際調查的約630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土壤中,總的點位超標率達16.1%。在不同類型土地中,農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耕地點位超標率達19.4%。面對嚴峻的土壤污染狀況,2016年頒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為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行動綱領。對于農田污染土壤修復,“土十條”要求:2018年底前,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到2020年,完成1000萬畝受污染耕地的治理與修復;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
近十年來,綠色可持續修復運動引起了各國環保部門、修復從業者、以及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綠色可持續修復旨在避免“過度修復”,減少二次影響。近兩年,綠色可持續修復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通過土壤淋洗技術對污染土壤進行修復,不僅可抑制土壤中污染物向植物遷移,高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等污染,保障農產品安全,還能降低生態環境風險和土地使用者的健康風險,帶來巨大的環境和社會經濟效益。因此,土壤淋洗修復是一種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修復技術。
- 上一個: 土壤污染治理新設備
- 下一個: 源頭減量餐廚垃圾處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