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土壤保護不能突破紅線
點擊次數:1457 更新時間:2021-02-02
針對我國工礦企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明確指出,要按照“打基礎、建體系、守底線、控風險”的思路,依據《土壤污染防治法》,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首先,深入開展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行動,從源頭防控農用地土壤污染。其次,推動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過程中的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
加大土壤污染防控力度,確保土壤保護“底線”不破。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而要確保土壤防治有效推進,推動綠色發展是其必然要求,是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重點是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布局,調整區域流域產業布局,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大大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土壤修復難度。
在降低土壤修復難度的同時,也要積極開發土壤修復裝備,對已經受到污染的土壤進行綜合治理修復,這是當下土壤修復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德森環境作為土壤修復企業積極探索研發土壤修復裝備,在土壤修復領域已經形成了成套的土壤修復系統方案,并在研發和生產方面加大投入。通過加強中央財政資金環保投入的引導,建立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通過管控治理,逐步形成企業及社會群眾積極參與的土壤污染防治系統,達到土壤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標。
- 上一個: 針對“看不見”的土壤污染我們該怎么辦?
- 下一個: 土壤污染地塊判斷標準是什么?